发布会要点
1.中国人民银行将研究制定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出台深化运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文件。
2.中国证监会将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3.今年的“数据要素×”大赛,希望通过融合环保、气象、金融等多维度数据,构建数据模型来评估金融活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
将研究制定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制度规则尚待完善,发展路径有待探索。近年来,国家数据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证监会、中国气象局等部门部署开展了金融服务、气象等领域“数据要素×”的试点,通过试点建设,加快破解行业内数据汇聚、流通、使用等环节堵点卡点难点。
数据要素为金融行业发展提供支撑。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周祥昆指出,依托“数据要素×”行动计划,中国人民银行聚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抗风险能力等重点领域,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数据治理、共享、应用、保护等方面最佳实践。
中国人民银行加强政策规划。全面实施2022—2025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推动落实加强金融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有关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坚持“依法合规、守正为民、业务赋能、强化保护”原则,促进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进金融数据高效管理和综合应用。
同时,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组织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等,引导金融机构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动“上云用数赋智”,优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强化风险防控。
在安全管理方面,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指导金融从业机构依法依规保障业务数据安全,促进业务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此外,推动实施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明确数据共享、融合应用、隐私保护、质量管理的实施路径、工作方法和评价指标,为金融机构数据工作提供全面指导。实施金融数据安全分级指南行业标准,指导金融业机构合理开展金融数据安全定级工作,有效落实金融数据生命周期全过程安全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金融业数据管理和安全防护水平,确保金融数据的安全应用。
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融资和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证监会将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
2024年8月,中国证监会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13个试点业务方向。根据方案要求,在开展创新试点的8个省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南京市、济南市、浙江省、成都市)中,评选出了第一批11个试点项目。
“试点项目牵头单位涵盖了资本市场核心机构、经营机构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在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区域股权市场三个领域开展了有益探索。”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蒋东兴指出。
上期所报送的《数据赋能,智控风险——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数据系统数据要素应用案例》、深交所报送的《证券期货业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平台》、湖南股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报送的《依托区块链促进多维数据应用,赋能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入选证券期货行业的“数据要素×”典型案例。从案例亮点上看,深交所报送案例,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风险数据共享,为行业风险管理提供新思路。上期所案例充分展现了数据在期货市场风险控制方面的强大赋能作用。
蒋东兴指出,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为强大动力,通过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不断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在今年的全国“数据要素×”大赛上,中国证监会结合当前证券期货行业的实际工作需求,精心设置了“人工智能条件下的资本市场舆论环境治理”“融合多维度数据发展绿色金融”“提供金融服务领域的数据分析能力”“强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四个赛题,旨在通过数据要素的创新应用,充分发挥其在资本市场的乘数效应,推进金融服务实现创新升级。
蒋东兴表示,希望引导参赛者从实体经济需求出发,利用数据要素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证券期货行业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同时,通过融合环保、气象、金融等多维度数据,构建数据模型来评估金融活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推动实现“五篇大文章”中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聚焦风险防控,强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证券期货行业监管的精准性与有效性,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对风险的实时监测、精准预警与有效处置,维护市场稳定。
央视总台记者:
《“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 已发布一年多了,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行动计划落地见效?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 周祥昆: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中国人民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金融强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依托“数据要素×”行动计划,聚焦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提高金融抗风险能力等重点领域,引导金融机构积极探索数据治理、共享、应用、保护等方面最佳实践。
下面,我从四个方面介绍相关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是加强政策规划。全面实施2022-2025年金融科技发展规划,推动落实加强金融数据管理与应用的有关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坚持“依法合规、守正为民、业务赋能、强化保护”原则,促进数字技术、数据要素和金融服务深度融合,推进金融数据高效管理和综合应用。
二是开展试点示范。组织开展金融数字化转型提升工程、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等,引导金融机构发挥数据要素作用,推动“上云用数赋智”,优化金融服务、丰富金融产品、强化风险防控。
三是注重安全管理。发布中国人民银行业务领域数据安全管理办法,指导金融从业机构依法依规保障业务数据安全,促进业务数据开发利用,保护个人、组织的合法权益,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四是强化标准规范。推动实施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明确数据共享、融合应用、隐私保护、质量管理的实施路径、工作方法和评价指标,为金融机构数据工作提供全面指导。实施金融数据安全分级指南行业标准,指导金融业机构合理开展金融数据安全定级工作,有效落实金融数据生命周期全过程安全管理策略,进一步提高金融业数据管理和安全防护水平,确保金融数据的安全应用。
下一步,中国人民银行将研究制定新阶段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出台深化运用金融科技推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政策文件,会同国家数据局开展“数据要素x”试点,引导金融机构在安全合规前提下,发挥金融海量数据和多元应用场景优势,增强数据基础能力和底座支撑,激活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数据引擎。
经济参考报记者:
今年“数据要素×”大赛金融服务赛道的赛题设置有何考虑?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副司长 周祥昆:
感谢您对“数据要素×”大赛金融服务领域赛道的关注。本次大赛金融服务领域赛道包含拓展公共数据应用,提升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服务水平等6大赛题,由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三部门联合指导。
我们在赛题设置上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向:
一是强化融合应用。数据是基础性战略资源,是科学决策、精准治理、精细服务的基础。把数据规划好、管理好、保护好、应用好是金融行业关注的重点课题。希望通过本次大赛,引导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内部数据整合与外部数据扩展,实现数据统一管理、融合共享,促进数据价值倍增。
二是提升转型能力。在数字经济时代,充分激活数据要素潜能对于深化金融数字化转型、打造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大赛,鼓励金融机构从健全数据治理体系、强化数据应用、加强数据安全管控等方面着力探索,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从经验驱动型向数据驱动型升级,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三是突出重点领域。鼓励金融机构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融合应用多维数据,探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和风险管控质效,更好满足科技企业、绿色企业、中小微企业、养老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更好服务老年、残障、少数民族等人群,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可得性和满意度。
中国证券报记者: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日益凸显,中国证监会也全力推进数据要素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请介绍一下近年来中国证监会推进“数据要素×”行动的具体情况?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蒋东兴:
首先,非常感谢各界对中国证监会的高度关注。中国证监会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中国建设和数据要素发展决策部署,以《“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为指引,紧密围绕做好数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将数据要素作为新质生产力,稳步推进数据要素在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应用,具体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开展“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工作。2024年8月,中国证监会与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数据要素x资本市场”专项试点工作方案》提出了13个试点业务方向。根据方案要求,在开展创新试点的8个省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深圳市、南京市、济南市、浙江省、成都市)中,评选出了第一批11个试点项目。这批试点项目已在2024年金融街论坛相关活动中进行发布,中国证监会李超副主席和国家数据局沈竹林副局长出席发布仪式。试点项目牵头单位涵盖了资本市场核心机构、经营机构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在证券市场、期货市场、区域股权市场三个领域开展了有益探索。
二是开展证券期货行业的“数据要素×”典型案例征集工作。在中国证监会推荐的众多案例中,有3个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分别是:上期所报送的《数据赋能,智控风险--上海期货交易所有色金属数据系统数据要素应用案例》,该案例充分展现了数据在期货市场风险控制方面的强大赋能作用;深交所报送的《证券期货业基于区块链的风险数据共享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风险数据共享,为行业风险管理提供新思路;湖南股权交易所有限公司报送的《依托区块链促进多维数据应用,赋能多层次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借助区块链推动多维数据应用,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这些成功入选的案例,生动展示了证券期货行业在数据应用过程中的新模式、新场景,有效驱动了数据的高质量供给和高效流通,在行业内起到了良好的标杆示范作用。
三是积极开展公共数据开发利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相关工作。在公共数据方面,推荐“上交所‘星企航’助力企业对接资本市场”入选第三批公共数据应用示范场景;推荐上交所“基于双层链架构的地方涉企政务数据共享”、中证数据“资本市场关联图谱分析平台”作为我行业数据基础设施优秀案例。在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面,明确规划了证券期货行业未来三年的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目标,为行业数据资源的高质量发展确定了方向。
感谢大家对“数据要素×”大赛金融服务领域赛道的关心和支持。资本市场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企业融资和经济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中国证监会积极响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重要部署,秉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以“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为主线,将进一步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作为强大动力,通过强本强基、严监严管等一系列举措,持续推动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和“1+N”政策体系落地见效,不断开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崭新局面。
本次赛题设置,中国证监会紧密围绕《“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行动部署,结合当前证券期货行业的实际工作需求,精心设置了“人工智能条件下的资本市场舆论环境治理”、“融合多维度数据发展绿色金融”、“提供金融服务领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强化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与风险防控能力”四个赛题,旨在通过数据要素的创新应用,充分发挥其在资本市场的乘数效应,推进金融服务实现创新升级。具体期望通过这些赛题,在以下方面充分发挥证券期货行业的数据要素价值:
一是加快释放乘数效应:鼓励参赛者大胆创新,探索数据要素与金融服务深度融合的新模式,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倍增作用,为证券期货行业带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活力。
二是助力服务实体经济:引导参赛者从实体经济需求出发,利用数据要素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切实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促进证券期货行业与实体经济良性互动、协同发展。
三是践行绿色金融理念:希望参赛者通过融合环保、气象、金融等多维度数据,构建数据模型来评估金融活动的环境和社会风险,更好的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绿色、低碳领域聚集,推动实现“五篇大文章”中绿色金融的发展目标。
四是有效防范控制风险:强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强化证券期货行业监管的精准性与有效性,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对风险的实时监测、精准预警与有效处置,维护市场稳定。
后续,中国证监会将与国家数据局保持密切合作,精心组织筹备,确保2025年“数据要素×”大赛顺利举办。我们诚挚鼓励证券期货行业各单位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创新能力。通过大赛,深入挖掘数据要素应用的好经验、好做法,通过交流互鉴,共同提升资本市场数据要素应用能力,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进而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